“法院+工会+人社”齐发力 高效便捷促和谐

来源: 杨亮亮 时间:2024-06-28 09:57:14

近日,云梦法院联合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合力化解了一起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降低了劳动者维权成本,充分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汪某在某食品公司从事烧锅炉工作,2021年12月,汪某在工作时右手不小心被机器压伤,因工伤认定需要确认劳动关系,汪某向云梦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汪某不服仲裁裁决中关于劳动关系存续时间的认定,遂诉至云梦法院,要求确认其与某食品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且未结束。

【调解经过】

案件受理后,立案庭干警第一时间联系汪某、某食品公司及相关部门了解具体情况。经了解,该食品公司尚未为汪某购买工伤保险,双方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产生争议。同时,汪某的诉讼目的是确认劳动关系存续后,申请工伤认定并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赔偿。

调查询问——找准调解切入点

立案庭干警通过调查询问发现,该公司属于中小企业,若进入诉讼程序,长时间的诉讼周期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了解情况后,立案庭诉调对接室迅速与县总工会、县人社局沟通协商,组成调解小组,拟定调解方案,最终确定以赔偿数额为调解切入点。

多方联动——把握调解症结点

经调解小组研究发现,此次争议症结在于某食品公司未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汪某无法通过工伤保险获得赔偿。若按照正常流程,可能会涉及到仲裁——诉讼的程序,程序繁琐耗时,也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为此,调解小组决定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后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当事人诉累,降低诉讼成本。

为促进双方达成调解,调解小组先后走访了人社局、司法鉴定机构、工商局等部门,根据汪某的伤情、医疗等情况确定最终的赔偿方案。

释法明理——着力调解突破点

在多轮调解中,调解员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耐心释法明理,详细讲解了工伤赔偿的程序及法律规定。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食品公司设立人按照出资比例向汪某支付赔偿款29万元。至此,这起劳动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近年来,云梦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与县总工会挂牌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深入推进劳动争议诉源治理,为劳动者提供纠纷协商、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司法确认等服务。

下一步,云梦法院将继续加强与工会、人社等部门联动联通,积极开展劳动争议纠纷的诉前调解工作,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