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诉前调解维护了44名消费者的权益
近日,云梦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健身服务合同纠纷案,44名消费者领取健身卡退款43000余元。该案中,因某健身中心提前关停,在该健身中心办理了健身卡的44名消费者要求办理退卡退费时遭到健身中心的拒绝,所以选择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纠纷。
44名消费者表示,其在某健身中心办理了一张健身挑战卡,合同约定在规定时间内健身次数达到要求者,即可享受全额退还办卡金的优惠。但健身一段时间后发现,健身中心已停止营业,导致原本的健身课程无法继续。而且,健身中心并未告知其暂停营业的事宜。于是,44名消费者联系到原健身中心经营者,要求其办理退卡退款,但经营者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双方的纠纷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解未果,44名消费者诉至法院。
因考虑到本案的特殊性,涉及众多当事人,若未能及时化解纠纷,不仅无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法院受理后,办案干警第一时间与消费者、健身中心经营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沟通,进行实地走访和面对面调解。
在案件调解过程中,健身中心经营者称,因经营需要,原健身中心已搬迁至新的经营地点,此前消费者在健身中心所办理的剩余健身课程已转至其他店面。因原健身中心需要投资成本、运营费用等,当前经营资金周转存在一定困难,对消费者要求的退款无法给付。
“消费者之所以选择你们健身中心,是在综合考量健身环境、离家距离、教练等因素之后作出的决定。而你们在进行新店搬迁时,不仅未及时告知,还未经消费者同意就将健身剩余课程转移到其他店面,该项行为已违反了合同约定。”
“因为你们中心已存在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立案庭法官助理邓洋洋耐心地向经营者释法说理。
经云梦法院干警多次协商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约定健身中心经营者按合同金额的70%对44名消费者进行退款,合计43000余元。
法官微提醒
随着时代进步,人民群众对健身的需求逐渐“热辣滚烫”。但“办卡容易退卡难”已经成为制约健身行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而健身房提前关停、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健身经营主体应加强行业自律,讲求诚信经营,如遇门店变更等事宜时应提前与消费者沟通,避免矛盾激化;而广大消费者也要提高防范意识,理性消费,谨慎选择健身机构,遇到不公正待遇应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