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综治中心”同向发力 高效调解促和谐

来源: 曾文茹 时间:2025-03-27 15:11:39

ca2fa596b77bf0715f1e138037e1ed9.jpg

近日,云梦县人民法院充分利用派驻县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前沿阵地优势,联合综治中心共同调处了一起因儿童玩滑梯引发的纠纷案,深入践行了“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案情回顾

该案起因是两家孩子在游乐场同一滑梯上玩耍,期间,11岁女孩小书(化名)在滑梯上往下滑时,导致7岁女孩小新(化名)摔倒受伤,造成6颗牙齿脱落及面部挫伤。小新监护人认为小书的监护人未充分尽到看护义务,且游乐场设施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遂诉请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9196元。

 调解过程

厘清责任 构建调解基础

因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权益及多方责任主体,法院受理该案后立即与县综治中心组建调解团队。调解员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款及司法解释,并结合既往类案,科学划分责任,为调解提供法律基础。

情理融合 实质解纷争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针对双方争议焦点——赔偿金额,从法律层面进行详细的解读,还参考以往的调解案例,提出合理的折中方案。调解员以温和、专业的态度,引导双方理性看待纠纷,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

 经多轮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小书监护人同意一次性赔偿小新医疗费等共计3500元,游乐场经营者同意一次性赔偿医疗费5000元,均当场通过电子支付完成履行。

 该案中,云梦法院仅用3个工作日便完成了调解工作,避免了诉讼程序空转,体现了“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此次调解通过依托县综治中心平台,实现矛盾纠纷 "一窗受理、协同化解",既保障了受害方及时获得赔偿,又通过柔性方式减轻了侵权方家庭的经济与心理压力,尤其关注了未成年当事人的心理健康,彰显出司法的人文关怀。

 法官寄语

这个案例再次警示家长们,滑滑梯这种看似安全的游乐设施也可能隐藏着危险,尤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小孩难以意识到。对此,法官提醒家长,在游乐场等小朋友聚集的场所玩耍时,要提醒孩子互谦互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玩耍过程中家长要加强看护,及时制止孩子的危险动作,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同时,还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既保护自身安全,也不要致他人于危险之中,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作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亦应定期排查设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