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这些典型案例值得一看!

来源: 鞠文昊 时间:2024-07-25 15:40:07

诚信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业之基。为进一步推动诚信建设,倡导树立“诚信、厚德、守信、担当”的诚信文化理念,增强社会公众诚信意识,云梦法院选取诚信建设典型案例予以发布。

NO.1 运用信用修复,促营商环境优化

案情简介:

县环境保护局与被执行人某食品有限公司行政处罚纠纷一案,云梦法院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确认某食品有限公司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三倍的罚款,罚额人民币57636元。因某食品有限公司未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履行,县环境保护局向云梦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该企业主动履行了义务,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屏蔽了该企业所有涉案信息。但在后续的经营中,该食品法定代表人发现,某企业查询平台仍可看到该企业有司法案件信息。经过执行法官多次沟通,多家商业信息公司对该公司的不良信用记录进行了清除,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经营影响,获得了该企业的高度认可。

典型意义:

本案是人民法院善用信用修复制度服务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在本案中,云梦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一方面立足企业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主动帮助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书》,帮助其消除信用污点,减少信用惩戒带来的“误伤”;另一方面更是对主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企业实施正向激励的创新举措,彰显了司法的力度与温度,提升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促进了良好营商环境的形成。

图片

NO.2 “1+1”联动执法,促主动履行

案情简介:

余某雇佣李某、邓某等11名农民工在孝感市某农场做工,工程结束后,余某迟迟不支付劳务报酬。为此11名农民工来到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约定雇佣者余某于10月30日前一次性向李某、邓某等人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在调解书生效后,余某迟迟不履行给付义务,李某等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阶段,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查询余某名下财产,未发现其可执行财产。同时干警多次与余某沟通联系,督促其履行给付义务,但余某总以各种理由搪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执行干警联合公安部门,通过电子监控查询余某的行动轨迹,发现其踪迹后迅速进行临时布控,将余某拘传到法院。经执行法官耐心地释法明理、解疑答问,阐明了不积极给付劳务报酬可能产生的不良法律后果,余某明晰了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后,认识到自己的理亏之处并当场将相应劳务款支付至法院案款专用账户。

典型意义:

劳务报酬纠纷涉及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家庭幸福,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此次云梦法院通过联合公安部门,灵活运用查控、拘传等强制措施,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农民工的“薪”路更加宽广、更加光明,让劳动维权既有“温度”,更显“力度”。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不仅是对以往失信行为的补救,更是内心诚信的回归。每个公民应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守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