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手记︱法治的曙光 照亮她人生的远方

来源: 赵娅明 时间:2024-11-25 16:08:13

微信图片_20240327170350.jpg

本期讲述人:黄建平

云梦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庭长

法官,能否给我女儿一次机会,让她上学,参加明年的高考。”

10月29日,庭审结束后,我再次见到了这位父亲,与上次送达起诉书相比,这次他的眼中多了一丝着急、无奈与期待。

我明白您的心情,也请您相信我们,会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认定,做出判决的。”我用着宽慰的语气,安慰着这个为女儿奔波的父亲,或许是我安慰的话语让他感受到了温暖,亦或许是同样身为父亲,他拉着我的手,向我说了很多很多,从孩子蹒跚学步到呀呀学语,从步入学堂到不服从管教,从他的口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女孩。

为了探究犯罪背后的故事,有针对性的开展法治教育,11月4日,我委托安陆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对被告人进行了社会调查。撰写判决书的时候,我再次翻阅了检察院的起诉书,检察机关指控:2023年11月22日至11月24日期间,被告人陈某某先后5次向购毒人员郑某某、周某贩卖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弹共计6个,通过现金或微信转账的方式收取毒资2400元。2023年11月24日12时许,云梦县公安局民警在陈某某家中将被告人陈某某、张某抓获并对二人的尿液样本进行依托咪酯检测,结果呈阳性。同日,民警对潘某某的尿液样本检测,也呈阳性。到8月12日,被告人陈某某共退缴违法所得人民币2400元。

看着这份指控书,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她犯罪行为的背后,或许不止一个因素的推动。

为了解这其中的真实原因,11月11日,安陆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将陈某某的社会调查报告反馈回来时,在与每一个被调查人取得联系后,我与书记员一同前往安陆市,进入陈某某居住的社区,走访了陈某某就读的学校,了解其背后真实的故事。

缺乏父母的关心、孩子内心的孤独、结交不良朋友……多重因素的杂糅,造成了陈某某现在这样的局面。所以,我再次联系上了陈某某的父母,对其进行家庭教育,并发出了家庭教育令。

从安陆市回来后,结合查明的事实,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判决了陈某某缓刑。在最后法官寄语的部分,我这样写道:曙光用玫瑰点亮了东方,我希望,法治的光亮能照亮你人生的远方。

11月下旬,我将判决书送达给陈某某时,她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刻,我觉得少年审判的教育达到了闭环的效果。

少年审判,不止于审判,更重要的是探究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原因,并通过精准施教,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云梦法院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少年审判工作,全面推动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少年的你”沐浴司法暖阳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