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公司vs律师事务所,这场调解带你来区分
近日,云梦法院立案庭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尽管案情相对简单,但整个过程却颇为曲折。
“法官,我是刘某诉李某劳务合同纠纷案的原告,刚接到书记员的电话,说要我追加某公司为被告。我不同意,律师说我的证据充分,官司一定能赢。”
“这个案件李某作为被告主体不适格,建议你追加某公司为被告。”
“法官,我不追加,我的条子上有李某的签字,我就告他。”
面对面谈心,释法析理
一纸判决书不能实质性解决问题,调解是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的最佳方案。法官通过采取单独聊、背靠背等方式,耐心释法析理,与当事人进行面对面交谈。
“从庭审查明的事实来看,你的雇主是某公司,劳务费应由公司支付。李某与某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他向你出具的确认单落款写的是证明人。”
“律师跟我说这个官司一定能赢啊,怎么李某就不用承担责任呢?”
“你委托了律师,开庭时律师怎么没来?你知道律师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名字吗?”
“我是通过网上找的法律服务,没有律师事务所的名字。法官,我现在该怎么办?劳务费一共一万多,这可是我的血汗钱啊!”
破解层层难题,成功调解
调解对于公司,能降低诉讼成本;对于刘某,能快速获得劳务款,减轻诉累,是双赢的选择。但本案难点在于主体问题和沟通问题,某公司负责人在外地,只能通过电话沟通;李某属某公司职工,被告主体不适格;某公司对给付金额存在较大争议。
为解决该案难点,法官在刘某与某公司之间来回沟通协商,并了解到刘某不愿意追加某公司为被告是因为其效益低且负有债务,害怕无法获得劳务款。通过法官的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这不仅解决了双方的纠纷,也体现了法院调解的重要性和价值。
法官提醒
要分清楚法律咨询服务公司与律师事务所的区别。法律咨询服务公司通常以公司形式存在,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等业务,公司中的咨询人员不具备律师资格。律师是指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当事人在接受法律服务前,需要核实律师资格、了解服务内容、审查服务合同,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