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一图读懂云梦法院2024年工作报告
12月26日上午,在云梦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云梦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真华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经会议表决,报告获全票通过。
2024年
云梦县法院有哪些工作亮点?
2025年
又有哪些重点工作?
一图带您快速了解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云梦县人民法院在县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及政协关心支持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忠实履行法定职责,坚持为大局服务、在大局中奋进,为人民司法、在大事上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今年受理各类案件6325件,办结5965件,结案率94.3%,各项审判绩效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
推进“商事案件调裁分流三级过滤机制”改革
获评全市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应用优秀能手和优秀案例。
5篇论文荣获省级奖项,1名干警荣获“全省法院调研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联合成立“商事纠纷调解工作室”
一、明大局优服务,在护航稳定发展中彰显法治担当
1.服务保障大局稳定。服务保障流域综合治理,创新环资审判“四合一”团队模式,集中办理涉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案件8件。
围绕我县建设田园城市目标,妥善处理涉农纠纷225件,涉农案件执行到位1200余万元,服务保障乡村振兴。2.赋能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以降低诉讼成本为核心,认真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涉企案件在线评估率达100%。
全年受理涉企纠纷案件898件,审结825件,结案率91.87%。
推进“商事案件调裁分流三级过滤机制”改革,通过专业调解组织“一级过滤”、诉前调解“二级过滤”、法院立案后繁简分流“三级过滤”,实现商事案件快速、公正、高效判决。
相关工作经验被《湖北日报》、荆楚网等媒体报道。
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从5月起实行“执行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受理来信来访243件,办结225件,期限内答复率91.64%。
落实好最高人民法院“一号司法建议”“二号司法建议”[i],针对培训机构跑路、物业服务矛盾激增、金融借款纠纷攀升等行业领域风险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6份,建议反馈率100%。
4.强化立法联系高地。
组建立法信息采集队伍,构建联络机制,确保意见建议实时反馈。先后就6部法规草案组织开展意见征询,召开专题座谈会12次,参与人数18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1条,被市人大采纳吸收12条。
二、强担当重作为,在履行审判职能中践行能动司法
1.依法惩治刑事犯罪
全年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49件,判处罪犯486人。
审结电信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83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400余万元,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5件,追缴违法所得2800余万元,依法肃贪惩渎“扬清风”。
2.调判结合化解民商事纠纷
全年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266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1634件,调撤率达50.03%。
审结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582件,为劳动者维权撑腰。
联合县工商联在重点乡镇商会成立“商事纠纷调解工作室”, 邀请企业代表担任调解员化解纠纷18件。
3.府院联动助力依法行政
全年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1件,非诉行政审查案件9件。
深化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联合县税务局制定出台《关于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建立税收共治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4.攻坚克难兑现胜诉权益
全年执结各类案件2330件,执行到位金额5.41亿元。
推动专项执行,聚焦涉民生、涉民营企业、涉金融案件,持续开展“荆楚雷霆2024”专项执行行动9场,拘留拘传失信被执行人302人。
推广善意执行,为企业纾困解难。执行干警远赴山东、四川等地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执行到位金额8700余万元。
三、搭平台聚合力,在提升治理效能中推动良法善治
1.诉源治理做细做实
持续健全完善“分调裁审”工作机制,深化繁简分流。
发挥小额诉讼程序高效解纷制度优势,速审速裁小额诉讼案件902件,平均审理时间约23天。
建立交通事故、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领域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成功调解纠纷361件。
2.基层建设见行见效
推进人民法庭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辖区4个人民法庭均实现“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配置。
实现司法服务前移、资源下沉。夯实乡村法治建设,设立12个法官工作室、4个人大代表驻人民法庭联络工作室、9个巡回审判点,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解案件150余件。
3.普法说理共评共享。
推行“点单式”普法,深入广场社区、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法治讲座50场次。
拓展“立体式”普法,在公众号平台开设“办案一线”“以案释法”等专栏特辑,通过法官说法、普法短视频等形式,以“小案”释“大义”。
深入“嵌入式”普法。着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范校园欺凌,配齐“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法院开放日”活动48次。
四、抓重点建机制,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坚守为民初心
1.细化审判监督管理
落实院庭长“阅核制”要求,加强“四类案件”监管。院庭长带头办案3751件,占案件总数的62.88%。
定期召开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共召开审判委员会19次、专业法官会议35次。
2.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全面推广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庭审等诉讼服务,实现“一网通办”。
网上立案887件,网上缴费3188笔,电子送达12712次。
11月,我院1名干警和1篇案例分别获评全市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应用优秀能手和优秀案例。
3.提升诉讼服务品质。
持续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划分诉讼引导、诉调对接、立案登记、信访接待等六大功能区域,配备智能云柜、智能查询机等自助设备,推动诉讼服务更加集约化、便民化。
主动前移服务端口,灵活运用“诉前保全+诉前调解”“诉前调解+速裁”等多种诉讼服务模式,以最小诉讼成本实现最大解纷效果。
五、打根基提素能,在深化自我革命中锻造过硬铁军
1.筑牢政治忠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充分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警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着力强化纪律防线。
2.锻造过硬本领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激励干警担当作为。
推进审判业务培训、书记员业务培训、司法警察技能培训等,开展裁判文书评比、庭审观摩、技能竞赛等岗位练兵,以实战实训提升履职能力。
3月,我院5篇论文荣获省级奖项,1名干警荣获“全省法院调研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3.培育优良作风。
抓好内部督查,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作风自查。
在2024年最高院、省高院智能审务督察中,我院是全市唯一没有被督察发现诉讼服务、庭审方面问题的法院。
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
今年,我院没有干警因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4.主动接受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邀请代表委员参与案件调解、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40余人次。
今年4月,举行108名新任人民陪审员就职宣誓仪式,是我院历史上选任人民陪审员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依法治国“一规划、两纲要”的收官之年。我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新时代能动司法,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县加快建设具有简牍文化特色的田园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梦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1 以笃信彰笃行,扛好奋勇争先新使命。
2 以实干出实绩,彰显服务大局新担当。
3 以公正促公信,展现司法为民新作为。
4 以唯实求惟新,推动锐意改革新突破。
5 以“博物馆+队伍建设”,塑造法院队伍新风貌。